身心筆記

Archive

2022W27〈週末加餐〉幣圈ETF/多喝水沒事/拿掉時間刻度

休息了一週,重新調整一下腳步,不知道你跟我是否有一樣的感覺,剛剛經過的六月底,好像是一個蠻大的節點,讓我們練習斷捨離,也隱約地提醒我們學會告別。

2022 年的上半年是非常動態的,身處台灣的人或多或少有所感覺,疫情貨真價實的影響著我們生活,雖然防疫管制越來越寬鬆,但實際上生活上樣貌在這樣的「自由度」下,更多的自我主宰,如何重新貼近自己,了解真實的需求,反而更加地在每一天的決定中挑戰自己。越來越真實的自己,漸漸的會重新看待身邊的每件事情,人、事、物等等。

時序來到了下半年,有一種喘了一大口氣,或許有一些告別讓我們陷入悲傷、惆悵,但也在過後都會提供給我們新的勇氣,開展跟過去不一樣的人生。

上一期的週末加餐提到電子報系統的測試,沒想到過了一週再度重整,現在基本上就是保持 Typlog 跟 Acumbamail,直接使用 Acumbamail 系統將 Typlog 寫好的內容,編輯後發送。這是第一期,完全使用 Acumbamail 內部編輯器設計版型以及內容編排發送的電子報。

#19
July 6, 2022
Read more

2022W25〈週末加餐〉市場失靈的投資法/腸腦軸線/UpNote收合區塊

我一直在思考,週末加餐的發送時間應該是週六還是週日,會去思考發送時間,想想應該是自己整理的階段已經逐漸到了尾聲。週五,我忽然有個想法,先從整理電子報架構做起,因為我始終念念不忘 Buttondown。這個週末,因為有些行程,加上後台的串連需要一點時間思考跟測試,所以直到週日早上才完成。如果你收到這期電子報,應該已經是週日晚上很晚的時間。

隨著系統的串接完成,我會先在 Blogstatic + Acumabmail 跟 Buttondown 兩邊試行,最快一個月,最慢三個月,應該就會知道哪個才是自己真實的內心渴望。當然,我也會把內容詳實的記錄下來,再跟大家分享。

創富週報

上週,全球投資市場的大事件就是兩個,第一美國的通膨居高不下,6 月 10 日公布的美國 5 月通膨率年增 8.6%,達到 40 年來最高點。最快反應的美國股市一路往下,對於聯準會加緊升息的預期高漲,連帶的影響投資人對於資本市場的資金抽出的速度。

#18
June 19, 2022
Read more

2022W23〈週末加餐〉電子報小改變

這個週末,有什麼計畫嗎?

昨天說到,這一週的電子報有一點不同,您是否發現,在前面多少都加上一小段文字,分享著每一小點帶來的改變。

關注微小這件事情,是這幾週給予我的最新發現,因為它提供了一個「專心」可能性,這是一段很新的體驗。

初步實現的成果,是漸漸讓我對於完美跟當下的定義有了許多不同。寫作的穩定度也慢慢的有所提升,您也喜歡我透過電子報,跟您分享每一封信嗎?

#17
June 4, 2022
Read more

2022W22〈週末加餐〉紀錄如何成為我自己

晚安,

好久沒有寫週末加餐了!大概幾個月的時間,自己都呈現在一個變動的狀態,伴隨著一次次的斷捨離,通常沒過多久,好像又會覺得哪邊可以再好一點。

本來,對於這樣反反覆覆的自己,我著實覺得有點不開心,希望能夠有更好的方法,讓自己的人生不要這麼失序,後來認真想一了一下,心中不自覺浮現了個答案「簡單」。

所以,我重新告訴自己,透過疏理的方式,去尋找當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為什麼我要這樣做。

#16
May 28, 2022
Read more

身心筆記#9:習慣幫人做決定

今天的寫作時間不是在早上,本來以為今天可能要跳過,但看到許多文章,不知不覺回應著我今天想要說的主題。

剛剛閱讀完一篇電子報,長期推廣「減藥最好」的胡廷岳藥師分享了一個在工地針對工人們宣導檳榔危害的故事。裡面有一段話深深打動了我:

你給他的應該要是「選項」,讓他自主選擇。

讓我不自覺的回想到這五、六年來的學習歷程,好像總是會在提醒自己「放下救世主心態」。

#15
May 27, 2022
Read more

下班後的創富人生-一個傘下創業的成功故事-#5

這幾天沒有寫作,有一些原因,之後再持續跟大家透過電子報的內容分享,最近慢慢地對於想要怎麼跟大家說話,有了更深的自己的想法,順勢也把電子報改名為「下班後的創富人生」,內容收集的策展網站直接叫做「八墨寫信」。

我想未來的網路寫作,還是會有不小的質變,網站、電子報跟社群內容平台,這三者將會持續的交互發揮效應,但喜歡創作的人來,我自己認為電子報的雋永流傳,是我所篇好的,所以正在寫信給你。

我在電子報的系統之中,徘徊了許久,可能是個性之中總有一點反骨,所以我並沒有選擇大眾喜歡的 Coverkit、Mailchimp 等等,一方面也是我對於寫作的堅持,使用 Markdown 為標準,為了自己的寫作舒適與流暢,能選擇的平台比較少了,所以我目前主要透過 Buttondown 當作我的電子報系統。

Buttondown 是由本在 Stripe 任職的 Justin Duke 自 2017 推出的 Side Project 項目,而前陣子後變成了主要工作了,五年的時間,慢慢耕耘的成果顯現,一個創業項目逐漸變成了可以專注的事業。

#14
May 25, 2022
Read more

下班後的創富人生-如何讓金錢一夕蒸發-#4

這一週以來,在加密貨幣圈的人,與其感受到比特幣的下跌外,更重要的大事情,應該是以穩定幣自居的 UST 遭到拋售,進一步地讓 LUNA 的價值歸零。而 UST 則已經與穩定的一美元脫鉤。如果你上週持有 LUNA 這一個加密貨幣,現在應該是 99.9% 都已經蒸發完畢。

UST 兌換非元價格

針對這個事情,現在去 Google 一下 LUNA、UST 等關鍵字,很容易就看找的相關的新聞,我並不是想要針對事件多做說明,況且也很難說明。但從中間,卻可以看到許多的投資的概念。

有人以龐氏騙局來稱呼 UST 跟 LUNA 的機制,以及在出事之前針對 UST 提供所謂超高額的 20% 年利率的產品宣傳。

#13
May 18, 2022
Read more

身心筆記#8:你如何造就了你自己?

昨天看到 happy xiao 的推特,除了說正在學亞歷山大技巧之外,令我特別印象深刻是他引用了一段文字:

How Have You Been Complicit in Creating the Conditions You Don’t Want?

翻譯成中文可以說:「你身處的狀況,有多少是你造就的?」我自己特別去聽了一下原始的 Podcast,裡面其實講到,作者特意迴避掉使用負責這個詞,改用 complicit。我覺得這樣的陳述很棒,讓人不要著重在現在已出現的結果,而是進一步的思考過程。

之前帶領身心學的課程時,有時候我也會說出類似的話:「你現在的身體,是你長期使用的『結果』。」 身體不會第一天就呈現這樣的樣貌,因為在創造之始,身體本來就內建了再平衡機制,會因應每時每刻收到的狀態,重新調整身體。

#12
May 17, 2022
Read more

身心筆記#7:水星逆行來了!該逃嗎?

「水逆在5/10正式登場」,上週就已是水逆陰影期,說錯話(牡羊能量還引發口角)、出車禍、交通有狀況、溝通不良、電腦或手機故障(記得備份)等狀況已經陸續發生了,水逆雖然避不了這些麻煩事,但只要需要「折返、重做、修改」就別發脾氣了吧,這就是水逆,笑一笑,還是把手邊事盡力完成吧!

 上面這一段是很一位很用心的占星師 Patrick 所寫的「本週星象」。

沒錯,這個星期二開始了水星逆行。可能是自己最近對命理關注程度,所以有被影響到的感覺,不僅僅 PChome 24 小時到貨延遲,連我已經計劃好 Buttondown 升級的信用卡都好像刷了沒有顯示在系統上。

不得不說,水逆真的是沒有想的時候不覺得,一感受起來的時候,不自覺越發強大。

#11
May 12, 2022
Read more

下班後的創富人生-知道何時可以放手-#3

最近剛好在整理自己使用的系統,陸陸續續在更換到喜歡的過程之中,也想到了很多那些不再使用的服務。自從有一陣子在 AppSumo 提供服務開發者銷售的平台後,對於小眾的軟體熱衷、研究就更上層樓,連帶沈迷在各種使用以及測試還有尋找之中。

那個時候接觸了一個我覺得很棒的產品 Meeps,如果您是早期的訂閱者,應該收到過一至兩期,由 Meeps 平台發送的電子報。

不過後來我就沒有使用了,原本是因為找不到好的使用方式,一直在猶豫是否要停止使用,直到最後聽到 Meeps 開發團隊 Joshua 跟 Justin 錄製的 Podcast,裡面有談到一些想法,我就決定停止使用。

配合上最近的轉換歷程,對於一件事情開始有了新的想法。

#10
May 4, 2022
Read more

2022W13〈週末加餐〉推薦 5 個我訂閱的電子報

過去這幾週,我在網路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改變,以前非常仰賴社群媒體,現在則是以 RSS 跟電子報為主。就連社群媒體,本來最常瀏覽是 Facebook,現在則轉換到了 Twitter。而且追蹤的人,慢慢的也增加了一群成就動機強烈的,不認識的推友。

這個改變是潛移默化的,但是我覺得有一個核心的改念就是「去演算法」。

之前的我有提到過對於 Meta 改名的相關思考,加上近期的市場氛圍,讓我更相信:去演算法話這件事情,將會是引領未來網路世界的潮流。因為網路的世界非常開放,資訊量爆炸的年代,每一個人更需要培養,自己選擇資訊的權利與方式。

於此同時,網路上的各種創業魔法,也將不再依賴演算法的進行,過去我們很注重要投放廣告,在臉書上面累積多少粉絲等等,現在最重要的將會是「累積名單」,行銷是最終才需要的方式,但專業才能夠創造在新時之中的財富密碼。

#9
March 26, 2022
Read more

身心筆記#6:週五來聊聊身心學

身心筆記電子報成立的很大一個目的,就是讓我有一個地方,把自己學的內容記錄下來。

這一、兩年的時光,我花最多時間投入的是「身心學(Somatics)」,以前我曾經寫過身心靈介紹的相關文章,所以當初入身心學領域的時候,對於沒有提到「靈」這件事情,覺得有點不太適應。〔延伸閱讀:從來,我們都沒有被誰療癒〕

很多從事靈性教學的老師,都會在身心靈之間,不由自主地把靈的位置放在比較前面,透過靈性成長,帶領身心前進。這樣的理論,對我來說,太過虛無飄渺了。甚至,我覺得對大多數人來說,應該都跟我有一樣的想法。

直到開始學習身心學之後,很多事情慢慢的就這樣被打開了。

#6
March 25, 2022
Read more

身心筆記#5:為什麼寫身心筆記

重新定錨之後,我重新為自己想要書寫的第二個類別,定名為《身心筆記》,所以這是改名之後的第一次發刊,但我仍會延續之前的順序,這是第五期的電子報。

學習身心靈的時間,已經六年了,每天都會有一些新的想法產生,想要多學一點什麼,然後多做一點新的嘗試,興趣廣泛的自己,也從不同的角度對於「身」、「心」、「靈」這三件事情產生新的認識。

我印象很深刻,在上身心學相關課程的時候,下課時間與同學閒聊,每每都被他們對於自己學習的廣泛程度之驚訝,令我自己也驚訝的起來,想必很少人會同時在不同的領域,都有所著墨。

後來想了一想,雖然我學習了很多東西,但是說到真的累積出來什麼了呢?甚少。很少是真的每天被我運用在生活之中,但卻也能夠在需要的時候信手捻來。這也引起了我不斷對自己提問,到底我有什麼學習又目標?又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
#5
March 22, 2022
Read more

下班後的創富人生-為什麼要寫電子報-#2

從上一次的電子報發出之後,我一直在思考「寫作軸線」,我自己著實對於上一期的內容是滿意的,完全地發揮了我想要講的 Side Porject 跟投資的內容。卻也不斷地問自己,這是自己想要寫的嗎?又能夠為大家帶來什麼樣的價值。

看了一些不同的電子報,例如〈写不好还要不要写|生活奇旅 36〉裡面說道:

因为写作的意义不仅在于传递「正确、重要又新颖」的观点。…事实上,写作就是思考本身。

同個作者在自己的部落格〈一起来写 Newsletter 吧〉提出:

#8
March 21, 2022
Read more

身心筆記#4:保持彈性,相信自己

上一週,我做了個不一樣的嘗試,去做了卜卦,如印象所想到的,的確有龜殼跟古錢。

認真的回想,自己有一段時間,其實非常排斥身心靈的任何形式,大概超過一年的時間。這一年的時間,對我來說,是一個蠻重要的成長期。因為,在那之前,我自己大量的使用身心靈,幾乎每兩週就會去塔羅諮詢一次,不管哪邊說到能夠讓自己好一點,我就會馬上預約嘗試。

而那一年沒有使用的時候,對自己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,要過一個都是靠自己的生活。沒有塔羅、牌卡指引方向,沒有身心靈的技巧,可以讓我舒緩心情,創造能量的流動,日常每一刻發生的一切的一切,都只能「靠自己」。

對使用身心靈成為日常的人來說,「靠自己」是一個很難得的體驗,當把自己從這些可以倚賴的事情拿開後,會浮現出那些本來都沒有預計的真實。而這樣的真實,也會幫助我們打開另一扇門,調整我們的眼界。

#4
February 11, 2022
Read more

身心筆記#3:改變的三個階段

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剛好是年假後第一個上班日。我很幸褔,父親會載我上班。但好幾次,在上班的路上,都讓我想起「改變」這件事情。

以前,長達兩、三年的時間,我是自己開車上班的,我家到公司的路徑,多數時間是非常固定的,從家裡出發後上高架橋,下橋後轉個彎,直行後拐個兩次,就到公司的大門了。父親載我的時候,多數也採用一樣的路徑,除非今天封路或者有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。

不過,最有趣的事情是,我自己開車的時間,大致上會比父親載我的時間,還要快個五到十分鐘抵達目的地。因為其實路線上來說,經過的都是大馬路,四線道的路上,切換到哪個車道,決定了使用的時間多寡,而我父親通常,都只會選擇同一條車道。

實驗過好幾次,請父親在這個時間點,切換到外側車道,然後過了特定的紅綠燈後,可以改走內線車站,直到最後要轉彎前,在切出來外線。

#3
February 8, 2022
Read more

下班後的創富人生-聊聊 Side Project 的概念-#1

新年快樂!農曆新年剛過,第一天回到工作崗位上的你,一切還適應嗎?今年年假很長,相信多數人都讓自己好好的休息,我自己則是在休息之餘,透過 Python 開始做了 LINE 聊天機器人。〔經驗分享請參考★Python 與 LINE BOT 初體驗〕

就如同在社群首頁上面所說的,這份電子報專注的是「投資理財」跟「傘下創業(Side Project)」,如果你有聽過 Side Project,是否也看過一些案例呢?

Side Project 其實在西方世界使用蠻廣泛,多數時間用在工程師身上。在這邊所說的工程師,就是具有程式開發能力,現在又同時在職場工作的人。因為他們會程式開發,在資訊時代之中,他們除了上班時間努力完成公司任務之外,下班時間,有餘裕的人,就會把能力槓桿化,去寫一點其他的小程式,甚或提供服務、盈利。

我把 Side Project 的中文稱作「傘下創業」。所謂的傘下,即是我們仍保持在職場就業的狀態,擁有一定的保護,畢竟就業者比創業者的優勢在於,每一個月企業、組織會固定支付一筆金額到我們的戶頭。

#7
February 7, 2022
Read more

身心筆記#2:好久沒有使用 SRT

好一陣子沒有打開 SRT 圖表了,大概超過一年的時候,自己沒有使用 SRT 這一套清理系統,裡面有很多原因,當然最一開始是因為沒有感覺想要使用,後來看到網路有人說的一些消息,覺得好像不用才是正確的。

莫名,在農曆新年這個時間點,特別想要拿出來使用。因為我想通了一件事情,工具、靈性跟人的三方面發展,其實是可以分開,且實際上來說,最重要的是你自己。

剛好最近整理文章的時候,回顧自己以前寫的一些文章,曾經對使用靈性技巧說過,可能是一種通靈,但最終選擇權在我們。現在我反而會有比較新的詮釋方式:「當我們打開了界線,能夠有更多的包容的時候,工具就是一種工具,重點在於『人』。」〔有興趣可以閱讀:使用身心靈工具,請不要讓「心」成為「植物人」〕

以此當作開頭,講講身心茶水間了理念。今年一月份,完成「流動伸展」的教師認證的時候,老師在給學生的信中,最後一句是這樣寫的。

#2
February 4, 2022
Read more

身心筆記#1:大年初一,聊聊出生的動作發展

新年快樂,大年初一,恭喜發財。

今天是身心茶水間第一次對大家發送電子報,算是這封電子報出生的日子,不如我們就從出生這個議題來談談。

一個生命的出現,對人體來說是神奇的,而我們身體上很多難題,都會激勵我們回去再身體之中,找尋答案。在學習身心學的時候,老師也非常強調胚胎學的重要性,透過回到在母體內的自己,可以發現很多身體的秘密。

之前在帶領流動伸展(Flowing Spirals)課程的時候,跟學員講到:「人天生就帶著螺旋(Spiral)的技巧,因為我們從媽媽的產道出來,就是『轉出來』的。」

#1
February 1, 2022
Read more
Brought to you by Buttondown, the easiest way to start and grow your newsletter.